就在那天3/22
離開了迷霧奮起湖
來到了多林站
我們走在鐵軌上 聚落中一位阿姨開了門
跟我們打招呼 聊天
似乎對於遊客 沒有很大的戒心
相當親切
這裡 還看的到黑白相間的森鐵轉轍器
進入多林站前一角
霧 一直都在
哇
看到這一幕都起雞皮疙瘩了
好美的彎道 好美的樹林
遠方那是車站 就是傳說中的多林!!
這車 已經擺放很久了
鐵路停駛多久 它就在這裡多久
天啊
我們好像來到森林中 精靈的地方
尤其在霧中 更顯夢幻
我們一行人 刻意壓低了聲音
怕打擾了山裡凍結的空氣 與山裡充滿靈氣的一草一木
這 就是多林車站
多林是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十四個車站中,
以往少有遊客注意的小站,古舊小山村數十年來沒有太大改變,
近年來,卻因它偏遠隱密,
加上奇怪的古名「哆囉嘕」,成了鐵道迷推薦的秘境。
多林 是我們最後一站
但 大家似乎被這神秘的車站深深吸引
每個人依舊活力十足 忙碌拍著
這大方的紅色車頭
覆蓋在車頭上的綠色青苔
像是透露著是否藏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
尤其
石階上的小屋
是否就是傳說中 精靈的家
站在多林 我像是一個誤闖森林的不速之客
連呼吸 都不敢太用力
多林
至今依舊無法讓火車進來
停駛前 多林是招呼站
下車前 要先報備
不然火車會忘了多林站的存在
因為它是如此的如夢如幻 彷彿不存在地圖上
位於大凍山下的多林,原是鄒族一個小部落,
原名「哆囉嘕」是鄒語,意為茂密森林;
日治時期開闢阿里山鐵路時,就在此設站運輸木材,早年還有學校。
四十七年前改名為「多林」,目前僅有十餘戶住家,
都是早年伐木的漢族工人後代;
七十多歲的鄰長葉丁瑞說,父親曾提到來多林討生活,
賺些錢就下山,沒想到定居下來。
- 1912年10月1日:設立「トロエン驛」。
- 時間不詳,改為「多囉嘕站」。
- 1964年3月:改為「多林站」
我們繼續往裡面走
霧濃的看不清楚前方的景
或許多林 曾經繁華過
彎道上的車斗與直立的水鶴
卻是目前多林暫時停格的畫面
走在鐵道上
四周的樹林 似乎遮住了天空
幽幽的森林 漫步在沾溼的霧氣中
穿過了短短的樹林
走在其間 我想~~
火車 也曾經這樣穿梭在神祕的多林嗎
我們就像探險隊一樣
穿過樹林 走在生鏽的鐵軌上
前方卻被濃霧蒙住了
越靠近 才知道腳下的枕木早已裸空了
一步一步往前 才赫然發現一個隧道口
36號隧道
走過隧道 一台道班臺車
停在隧道口 也許一直沒再滑出多林
哇!!
好特別的隧道口啊!
阿里山鐵路 處處是美景
就算沒有火車 它依然這麼吸引人
出了隧道 遠方的樹林
時間的關係 我們無法再繼續前往
雖然阿里山鐵路很陌生
也不清楚下一站是哪裡
多林 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山中小站
感覺不到 它以前的繁榮
但 我卻沉浸在多林停格這氛圍
有些落寞 有些孤獨 卻久久無法忘懷
步上回程路
空氣中的水氣 越是凝結
撥撥濕了頭髮 仰頭一望
竹林中垂下的竹 似乎謙卑再跟我們道再見
多林 因為早期是重要的加水站
因此 火車在這裡 一定要停靠
鐵道也因此在進站與出站 必須分開
我最愛這一張
貼心的阿魚 在途中 要我們選一張最滿意的照片
他將為我們做一張明信片 寄給我
我選了這一張 多林水鶴
多林車站海拔一五一六公尺,車站旁俗稱的「水鶴」的彎形鐵管,
是早年阿里山蒸汽火車的加水站,由於山區腹地小,
水塔無法設在軌道旁,只能設在較高邊坡,
再利用設在軌道中間的水鶴,幫蒸汽火車加水。
俗稱「水鶴」的彎形鐵管,
是早年阿里山蒸汽火車的加水站
多林車站海拔一五一六公尺,車站旁俗稱的「水鶴」的彎形鐵管,
是早年阿里山蒸汽火車的加水站,由於山區腹地小,水塔無法設在軌道旁,
只能設在較高邊坡,再利用設在軌道中間的水鶴,幫蒸汽火車加水。
但似乎 一切都只剩書中的文字
多林加水 早已隨著蒸氣火車的退役 而消失了
當年蒸氣火車穿過一片片樹林 威風的鳴笛
來到多林站 停了下來
此刻
我似乎聽到了蒸機輪軸轉動的聲音
多林 美麗中帶著孤獨
讓人靠近了 又捨不得離開
一個山中小站 因為火車 因為水鶴 因為濃霧
使我著迷了
想探訪多林,可從奮起湖轉一五五線,
經過多林檢查哨後,注意右邊的「多林」指示標誌。
一五五線人煙少,村民戲稱為「寂寞公路」,然而沿途風光並不落寞,
可遠眺鄒族視為神山的大塔山,幸運的話更能碰上藍腹鷴散步林間
PS 本文部分解說文字取自於網路資料
2014年阿里山之旅
在美麗又孤獨的多林站 畫下句點
謝謝阿魚的帶領
讓我再次見到阿里山鐵路之美 謝謝你!
阿魚一路飛奔把我們送到嘉義車站
踏上回程的自強號
我一路睡到了銅鑼 驚醒!
我最喜歡第五張^^
好喜歡鐵道上霧氣裊裊~就像至身仙境.
有共同喜愛火車ㄉ同好~真棒!
這車站真的很美,
但我不知道怎麼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