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個造鎮:光復新村

2009062907:32

 

 

 

台灣 第一個由政府造鎮的光復新村 即將成為歷史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遷台後,中央政府駐地及台灣省省會都設在台北市。

為防範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轟炸台北而直接癱瘓行政中樞,中央政府於1956年著手疏遷計畫

 

 

 


規劃將台灣省政府、台灣省議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遷移至台中縣霧峰鄉坑口村,

 

興建辦公及宿舍群,作為戰時指揮中樞,並命名為光復新村。

 


 

 


因土地徵收作業未趕上中央疏遷的期限,政府改在南投縣南投市虎山山麓營盤口庄建設,

1957年建造完成,占地約200公頃,命名為中興新村,630日,省府正式遷南投縣中興新村;

在台中市亦有黎明辦公區(精省後,改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園區)

 


 

 


中興新村 南投省政府

光復新村 霧峰省議會

 

 

 


目前 住戶均已遷出 這裡一屋一瓦 將消失在地平線上

 

 

 


還記得馬英九總統的競選廣告嗎?他戴著工程帽,從下水道探出頭來,

意味著他有多麼重視下水道這種基礎工程。但有多少人知道,政府第一座下水道在哪裡?

 

 

 


 

 

 

 

台灣以觀察員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但很少人知道,中華民國早在民國四十六年,

就派出首位水工專家劉永楙進入世界衛生組織,到印度等執行援助,這兩段歷史交叉點,

就在台中霧峰光復新村。

 

 



光復新村入口處

 

 

921大地震 保留下來的光復國中震後教舍 

若是有去過的人 就會經過這片台灣第一代眷村 光復新村

 

 

但政府一紙命令,讓光復新村面臨「騰空標售」,地方人士和文史工作者疾呼,

別讓戰後六十年記憶,被財團的怪手、壓路機碾碎。


 

 

 


有學者 希望搶救這些大樹老樹

 

 

 

幾乎都已經人去樓空 一棟棟 日式平房庭院 早已蔓草叢生

 

 


樹下的枯黃落葉 已經很久沒有人走過了

 

 


公車亭 再也候不到一台巴士 與 看不到等待的人了

 

 


 

 


早期住在這裡 都是政府的精英份子 都是國家棟梁 為政府做事

早期的公務人員 刻苦耐勞之外 他們在政府都是穩紮穩打 高階都是基層做起

不像現在 關係好就可以經營國營產業 不專業沒關係 不懂沒關係 會捧LP就好了

 

 


在光復新村自來水廠旁 看見這個古宅 有個除草人 我問他可以進去拍照嗎?

他看了我一下 竟轉身就走了 莫非。。。。。。 是鬼。。。。。。。。

 

 

 


光復新村的主要道路 中正路 兩側種植了高大的樹木 形成小小的綠色隧道

 

 


光復新村可追溯到民國四十年代初期,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政府,重要機構都集中在台北,

為防止戰時一舉被毀,政府推動「疏遷計畫」:把台灣省政府遷到中部。

疏遷除了機關,還有公務員和家屬,政府在台中霧峰一帶規畫兩座新市鎮:中興新村和光復新村。

 


 

 

 

 

 

 

 


當年負責全盤疏散建設工程的,

是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衛生工程碩士的建設廳副廳長劉永楙。

劉永楙先到英國考察,帶回最新的「花園城市」觀念。

 

 


 

 


花園城市是把工作、居住區合一,設計低人口密度,高比率綠地的生活空間,

提供學校、醫院等。光復新村最值得保存的,就是台灣第一座雨水、汙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統,

是在這裡誕生,把此地稱作台灣「都市建築史博物館」,亦不為過。

 

 

 

 

 

 


台大建設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劉可強說,

光復新村記錄台灣當年居民的聚落方式,怎麼取得水、怎麼解決廢棄物,

應保留成為台灣市鎮建設博物館。

省政府公管組長石國明指出,台中市長安新村等國有眷舍,遭政府騰空標售後,

大多數下場都只是「擺著爛」,髒亂、毀損等問題卻交給原管理單位處理,

沒有規畫任何有意義的用途,令人感慨。


一到國家慶典 這個鐵架子 永遠都會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

現在 已經很少住家會在慶典日掛上國旗了

 


 

 


眷村的消失 這不是第一個 眷村改建 很多早已重現繁榮

但是 光復新村 對於台灣建築造鎮上 有著很重要的開始與記錄

只是 沒有人想記得 沒有人要在乎

佔地十多公頃的光復新村 日後拆除的機會很高 夷為平地之後 然後呢。。。。。 

 


這些屋舍 這些大樹 再也無法重現 在藍天下

 


光復新村 即將畫下休止符 即將結束很多人依歸的寄託 即將消失在這裡

用每一步走過每條街 用每一張照片 記錄我印象中的光復新村

心中難免錯愕與惋惜 陽光下的紅色圍牆 早已經傾倒 

這裡不再有市鎮街景 這裡不再有漫步的居民 如今空蕩蕩 冷清清 取而代之的是塵土飛揚 

光復新村的開始與結束 已在歷史裡。。。。。。

 

 

曾經在後龍鎮因為高鐵興建 貼上的:已經消失的村莊 拆了包子窯 哭泣的半月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