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震興宮

2008090116:22

 

佳里震興宮創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

為早年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的移民供奉清水祖師之所,

原稱“清水宮”,同治7年(1868年)重修之際,改稱震興宮,

當時由交趾陶名師葉王主持陶燒裝飾,至今仍留下40多件精彩之作,

為島內少見保留葉王作品的廟宇之一,列為三級古跡。
   
        震興宮主祀清水祖師、雷府元帥及李府千歲,

近300年的創廟史,留下不少古匾、古碑及寺廟裝飾藝術。

正殿主梁高懸的“鐘靈甲地”匾額,是道光年間武舉人曾延輝斥資重修廟宇時所獻贈,

為廟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匾;端坐正殿的清水祖師爺即最早的開基祖像,

古樸的石香爐為同治年間的古物,大殿壁上還鑲有一座光緒年間的禁約碑碣。

 

 而留存至今百餘年的葉王交趾陶,更是震興宮名聞遐邇的寶物,

在葉王原作中,最受注目的莫過於寺廟入口處的廊墻上方、左右各一的“憨番抬厝角”,

兩尊面目黝黑、頭髮捲曲的“憨番”正賣力地要頂起寺廟的一角,

憨厚老實的模樣以及奮力的神情,極為生動,被譽為“台灣憨番”經典之作,

堪稱震興宮鎮廟之寶。

此外,檐廊兩側墻上有葉王少見的靜物題材“博古通今”;拜殿、正殿、龍虎亭等多處墻堵上,

亦留下周敦頤的“愛蓮說”、晉代王羲之“書換白鵝”、“八仙過海”、“鹿乳奉親”等故事;

其中正殿左側水車堵“五老觀圖”,作品雖然小巧,但五位老者姿勢表情不一,可見葉王功力。

 

除了葉王作品外,震興宮的門神彩繪、剪粘及木雕亦有可觀。

由府城書畫家蔡草如所繪的門神,神情生動,流露出英挺動人之姿;

壁堵上不少精彩的剪粘作品,則出自佳裏名匠王保原之手,人物鮮活,神情淋漓;

而彰化名師陳壬水所主持的木雕雕飾,精細繁複,華美動人,

尤其正殿神龕上方的鬥栱,懸挂著一尊尊雕刻華麗的人物,將神龕襯托的金碧輝煌,

其深淺不一的雕刻方法,更將各種蟲魚走獸、花鳥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為廟裏木雕菁華之所在。


 











而留存至今百餘年的葉王交趾陶,更是震興宮名聞遐邇的寶物。此外,檐廊兩側墻上有葉王少見的靜物題材“博古通今”;拜殿、正殿、龍虎亭等多處墻堵上,亦留下周敦頤的“愛蓮說”、晉代王羲之“書換白鵝”、“八仙過海”、“鹿乳奉親”等故事;其中正殿左側水車堵“五老觀圖”,作品雖然小巧,但五位老者姿勢表情不一,可見葉王功力。

 

 


 


 


 



 


 



在葉王原作中,最受注目的莫過於寺廟入口處的廊墻上方、左右各一的“憨番抬厝角”,兩尊面目黝黑、頭髮捲曲的“憨番”正賣力地要頂起寺廟的一角,憨厚老實的模樣以及奮力的神情,極為生動,被譽為“台灣憨番”經典之作,堪稱震興宮鎮廟之寶。

 


由府城書畫家蔡草如所繪的門神,神情生動,流露出英挺動人之姿;

 


 

 


 

這是偶然發現的古蹟 看見時像看見寶一樣 興奮極了 於是就把老爺丟在路邊睡覺

自己下車去尋寶 老爺醒來找不到我 

 

 

這廟宇集全台灣藝術家之作 值得一遊與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