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武廟

2008082508:50

 

祀典武廟位於台灣台南市,為台灣早期建造的關帝廟,相傳該道教廟宇為17世紀中,鄭氏王朝所建小型關帝廟(關帝廳)擴建而成,但並無相關文獻證明。不過可確定的是1690年與1717年時該廟已確定存在,並已大修過兩次。

建造背景

1720年代,雍正為了消弭反滿思想,極力排斥民間將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除了宣揚佛教之外,清朝於中國境內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也因此追封關帝祖宗三代為公爵,並將全國部分大型關帝廟改為官祀,並加設三代殿。受此影響,當時稱為「大關帝廟」的該廟,改名晉昇為今「祀典武廟」,而該名稱沿用至今。

廟宇特色

經多次整修後,現存廟宇除了內進的觀音廳稍與原來模樣不同之外,該廟大體所呈現為1840年重建後的廟宇模樣。坐北朝南的祀典武廟,特色為八公尺寬,廿公尺寬,縱深式配置的三開間三進兩廊式廟宇建築。由於各殿的高度不一,飛簷斜頂的山牆,從側面看去為起伏狀,造型頗為美觀。而在神明配置上,擁有三進三殿的該武廟,第一進祭祀關公;第二進為祭祀武聖三代祖先(1720年代後加設),第三進則為佛教的觀音菩薩與十八羅漢。除此,後進有祭祀文昌帝君的西社與配置廂房的小花園,並有台灣日治時期所加設的戲台等建物。

因為台灣日治時期後,官方不再於該廟舉行公開祭祀儀式,20世紀後,該廟不若19世紀之前的繁榮,但是仍保持在當地的影響力。1983年,中華民國內政部考量其該廟的歷史重要性,特別指定該廟為國定第一級古蹟。

 

 

武廟位於大天后宮旁,隔民族路與赤崁樓相對,是我國保存十分完整的古廟,創建於明廟,同樣也有300年以上的歷史。在明鄭時期被稱為「大關帝廟」的祀典武廟,在創建初期清廷 為了消弭反滿思想,極力排斥以前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而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而後祀典武廟成了主祀關公,且晉升為官方祀典廟宇。

全盛時期武廟附近六條街的境廟組成「六和境」,並於廟內設立「六和堂」為聯境辦事處和全城冬防指揮所。地位愈顯重要。日治後,武廟不再列入官方祀典,也喪失了原有的優勢地位,但在人民心中仍維持其崇高地位。民國72年被列為一級古蹟,開始規劃整修。

廟內文物典藏古匾「文經武緯」、「至大至剛」、「至聖至神」、古聯「桃園繼首陽或異姓或同胞千古難為兄弟,將軍與丞相一託孤一寄命萬世知有君臣」,文字敘述正是武聖關公的寫照。

武廟分三進,第一進奉祀關公;第二進為武聖三代祖先;第三進是觀音菩薩與十八羅漢。後進有西社和小花園,為古代文人吟風弄月及南管音樂的演練之所。

 

 











 







一磚一瓦都殘留著歷史的痕跡

 



臨走前再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