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車站

2008091921:35

 

 

今天來到新竹車站 可以說是另一個結束囉

我已經完成新竹縣車站囉 

YAYAYA 

 

清光緒十二(1886)年,台灣巡撫劉銘傳,鑒於島內交通不便及鐵路對國防與經濟發展之重要, 奏准清廷興建台北至新竹間鐵路,

遂於光緒十三(1887)年開始動工, 光緒十九年(1893年)完工通車,

同年11月開始營業,當時每日行車次數僅有6次, 旅客人數每日平均約400人。

 

位於今憲兵隊附近(公園里東大路邊)的新竹火車站票房是最早的新竹站,

日本據台之初曾因戰時而暫停營業,到光緒卄二年(1896年)75日 恢復通車, 站址遷移至今東大路與鐵道交叉處北側,亦即今日的貨運站附近,

日據時代稱之為『新竹驛』,站房面積僅44坪 ,十分簡陋,

但卻仍是台灣鐵路的大站。

 

 

昭和三年(1928年)增建右側辦公室,二次大戰期間曾遭盟軍轟炸部分毀損,

民國38年初才整建完成。
民國55年為因應本線、支線貨運量激增與調車業務日趨繁忙

暨配合台灣肥料公司新竹場擴建後之運輸需要,擴建貨運站;

民國586月完成起用,客貨運業務正式分開,以迄於今。


本站於民國87年由內政部列為二級古蹟,於民國891012日 鑒於站房老舊,

年久失修,由內政部編列預算,新竹市政府發包整修,於 民國901130日 竣工。

 

 

 


現有站房完成於大正二年(1913年)331日 ,

是台灣西部縱貫線上現存日治時代『長老級』的火車站,

由日人松口崎萬長設計,和台灣總督府、台北新公園內博物館,

都屬於同期的巴洛克式風格的西式建築,

外觀上最大的特色是有座兩段式傾斜度大的屋頂,

 

搭配一座盔甲式有四個方向的鐘塔及比例修長的拱圈門廊,內部有文藝復興時代的浮雕裝飾,

造型優美典雅兼具歷史與藝術價值,是新竹市的地標及特殊的都市景觀,

也是台灣近代交通的重要見證;8735日 經「台灣省古蹟評鑑審議會議」

 

決議列為二級古蹟,復於87623日 經省府公告指定為省定古蹟,範圍包含車站本體及與車站本體同寬之第一月台。

 




 


 


 


 


 


 

 

 

 

行李站

 


 


 


 


 


 

 

 


大站就是這樣 人很多 


 


 

 


 


 



 

 


 


 


在天橋上的鐵窗拍的 真的像偷拍耶 

 


 


 


 



 


鯉魚潭拱橋 <---請點入 我有PO 

 

呵呵呵 像難兄難弟 

 

 

洗車場嗎 

 


 


 

第二月台拍的
 

要回苗栗囉 這是16:03 開往二水的區間車

 


幹嘛弄成這樣 很花俏耶 

 


起行了~

 


 


 


新竹市中華路與鐵道平行

 


在香山靠站 門一開沒有月台 怎麼下車 

這班比較多節車廂 香山月台短~

我是最後一節車廂 顧不了啦 

 


香山站靠站 看到古厝耶 

 


模糊的站房


崎頂附近拍的 

呵呵 相機沒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