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東海。路思義教堂

2009102911:54

 

 

 

 

東海大學 裡面一直藏個鎮校之寶 

學生時代來過一次 之後 就不曾再踏進來嚕

直到最近 拿起相機 尋找視窗的景物 我想起了它

 

 

 

 


這一天 台中 天 藍藍 早上八點就從烏日出發了

先吃紫色早餐 就前往東海校區了

 

 


偶爾帶姪女出門 也是踏青

以前我也是常常帶她們出遊

曾經帶她們搭客運到台北搭捷運到木柵動物園

也曾經到芳苑漢寶濕地上 抓抓螃蟹 踏踏浪

 

 


 

 


她們 都是同一個爸爸與媽媽喔 

 

 


 

 


 

 


 

 


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以四片三度曲面板構成,形如人手之祈禱,

由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設計。向傳統學習時,以書法線條,

山水氣韻以及民間藝術尋求泉源為主,路思義教堂二者皆備,可謂成熟之作。

 

 

 


進入此教堂後,視界將自然沿屋面曲線上升至屋脊天窗,

更延伸於無極之太空;天界之感召,空靈之境界,油然而生。

教堂室內裝飾簡單樸素,室內面之清水水泥,忠實顯露,肋骨型之交叉樑,

明白表現結構內部之應力方向。

室內樓板及座席,皆用木製,增加堂內溫暖氣氛,與屋面清水水泥成對比。

 

 

 

 


 

 

 


屋脊部份分開,便有天窗出現,具有「一線天」的意涵。

中部邊窗逸入的光線,給 教堂添增了一份神秘感

 

 

 

 


前後兩面是平板的吸熱玻璃,由於顏色較深,特別表現出「虛」的感覺。

窗梃是黑色的,與深色的玻璃不太分得出來,顯得相當穩重

 

 

 


 

 

 

 


教堂屋面外部覆貼琉璃瓦,用以保護水泥屋面,

防水兼去垢,也可以增加建築物的美感。

關於面磚顏色的選擇,曾經考慮中國建築傳統所用屋面色澤--藍綠黃三種。

但一開始便選定用黃色,原因是黃色是中國宗教建築的正統色,

以及周圍都是綠色的相思樹林,若再用綠色便顯現不出來,

而藍色也覺得太深,會吸收輻射熱。

 

 

 


 

 

 

 


東海是基督教大學,教堂便成了校內很重要的建築物。

她的崇高性建立在開闊的區域,既不屬於教學區,也不屬於學生活動區,

更有別於其他大多隱沒有在樹間的建築物,反而擁有自己一個獨立的天空。

 

 

 

 

教堂位於整個學校的中心,在建校的初期,樹木不像現在茂密之前,

校內任何一處可看到教堂頂端的十字架,

這樣的精神指標一批溫柔地呵護著東海校園,當人們需要時,仰望即可。

 

 

 


路思義教堂的設計兼具傳統與創新的想法。

傳統的道家思想有「無而後有,虛而後實」的說法,闡述於建築上,

便是從「無柱、無樑、無牆」的過去至今日的「有柱、有樑、有牆」,

而路思義教堂的薄殼結構則向前推至「亦柱、亦樑、亦牆」的新意境。

  

 


 

 

 


 秋高氣爽 好個藍天白雲

現在回烏日都會想想要去拍照

雖然 沒有帶著老爺一起去

但是 我還是玩很開心呢 

 

 

 

 


 

 

 

 


 

 

 


 姪女們 很配合我 我在拍照 她們在樹下聊天

 我拍照的時候約上午10點

這裡到了下午 應該會很多民眾吧

 

 

 


 

 

 

 

 

 

 


 可亞 這張還不錯看 

我會拍火車 但是不會拍人物

可亞說: 那我要像火車一樣跑嗎 

 

 

 

 


 

 

 

 


我整個人幾乎趴在草地上 尋找我要的路思義教堂呢 

  

 

 


 

 

 

 


 

 

 

 


 三姪女 這張真的很可愛耶 不像她本人 

 

 


 平房建築的郵局

 

 

 

 

 

 


 校園也有早餐咖啡廳

對了 東海有個牧場 不知道在哪 還有嗎??

 

 


 東海鄰近的有藝術街 或是請上網查詢吧 

那附近 我只知道大的景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