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裡古城走一回

2009070112:15

 

 

房裡社區位於苑裡鎮內西南隅,西濱台灣海峽,是苗栗縣開發最早的社區之一。

 

 

清雍正初年,來自泉州的毛、游、李、蔡、陳、郭六姓,

合墾貓盂社(今苑裡中正里),建築聚落,展開苑裡的開拓歷史。

 

 


房裡原本是道卡斯族蓬山八社-房裡社之所在地,咸豐三年,泉人在房裡庄之北建街衢,

全盛時期,鹽館年產二千石,染布業也非常發達,房裡居民未方便進行商業活動,

主要街道上地舖石板,房子遍搭遮雨蓬,一時蔚為不見天街,熱鬧非凡。

 


 

 

 

 


 

 

 

 

 



 

 

 

 


 

 


 

 

 


 

 

 


這是另一座古厝 但未開放參觀 只能牆邊拍拍

 

 


紅色磚牆 是很顯眼的閩式建築

 

 


 

 

房裡老街上 就屬蔡泉盛古厝最經典 可惜假日才開放

改日再訪 

 


蔡氏在苑裡是富甲一方的大族

在山腳地區 另一座蔡氏古厝

 


早年鹽館均由富商豪門包辦,房裡鹽館年銷食鹽三千石,全台知名。

染布業曾凌駕台南、鹿港、萬華、北斗之上,織布業則和彰化和美並駕齊驅。

經商致富的商人紛紛興建豪宅,從大陸運來一船船昂貴建材、名窯燒製的紅磚、

屋瓦,造就一間又一間的豪門大宅,市區街屋延伸屋頂相連,

產生俗稱「不見天」的街景。

 

 

老街上 三三兩兩的住家 很難想像當年繁榮的盛況

大約三百四十年前耶

 


 



 

「房裡社」則本屬 (Warouwan-Ruchipari)挖拉娥拉路即拔里社」之所在地,又稱「拔里社」,

因語音簡譯為「房裡」。房裡社區在道卡斯族人棲生時,即發現在房裡溪畔有野生的藺草植物,

族人婦女將藺草纖維晒乾後,編織成草蓆、籃等日常用具。此編織技藝以及產業資源,

到了清代漢人開墾該地時,更將藺草編織的技術改良,大量生產加工,從清代日據至台灣光復前後,

其藺草帽蓆手工藝製品,一直成為全台外銷重要的文化產業。

 

 

 


在明鄭永曆二十四年(西元1670),鄭經命右武衛劉國軒出鎮半線(今彰化),屯兵大甲鐵砧山,

經略崩山八社,及後龍五社,是漢人官式接觸苗栗沿海地區最早的年代。

而崩山八社包括了大甲東、德化、雙寮、日北、苑裡、房裡、貓盂、吞霄等社。

前三社今屬台中縣轄區,後五社則位於苗栗縣境,

其中房裡、苑裡、貓盂、日北等四社則都屬苑裡鎮內(請參考崩山八社分佈圖)

苑裡本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的棲生之地,當時苑裡社(即今苑裡市區一帶)

早年是道卡斯喔灣麗社社址,漢人經略該地時,因語音簡譯為「宛麗」,

後又寫為「苑裡」即為當今之苑裡鎮地名。

 

老街上的後方 有條小徑 與鹿港九曲巷很像喔

 

 

 

 

騎著車 沒有人 進來瞧瞧吧

 

 


 

 


彎彎曲曲 小徑如迷宮

 


 

 


 

 

 

土角厝 是這小徑最美的建築

 

 


土角厝 有土丸仔 還有稻殼耶 很神奇呢

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瞧見

 

 


剝落的外牆 在這裡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歷史''這兩個字

 


往窗內一看 唉呦 開天窗了 這些保留下來的土角厝 早已無人居住

 

 


 


只有這戶人家 依然在庭院裡曬著衣服與被單

 

 

 


後巷裡的 更是值得看一看 走一走 感受一下先人生活的過程與場景

 


 


 

 

 

 


 

 


 


總算看到一絲絲生命力的延續

 

 


 


 

 


 

 

 


 

 

 


房裡社區內於清咸豐至光緒年間,『房裡街』在泉州人努力經營開發下日趨興盛。

當時以經營染布業佔全台第二大市場,鹽業年營二千石,榨油業、藺編業皆商機興隆。

『房裡土城堡』乃為了保護『房裡街』內商家生命財產,而由民間募款蓋建。

然『房裡土城堡』得天獨厚的興盛風光卻只維持了十一年,即因戰亂而遭大火燒毀

 


 

 

 

 

 

老街後巷 矮房高樓 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 

 


厝中有厝

 

 


 

 


這座房子旁的門 是通往後方的小徑


 

 


紅色磚牆的矮房子 再往裡面走 可到另一個房舍的大庭院

 

 


曬著草蓆的畫面 就出現得剛剛好 

 

 

 


藍天下的土牆 窗框看見另一個生命的藤蔓 正在悄悄蔓延著延續生命

 

 

 


 


竹管仔厝 這是國寶耶 

鹿港老街上 很多都還是這樣的竹管仔厝

 


屋簷上的粗糙的瓦片 仍然保護的破舊矮小的古房舍

 

 


瓦片的稻草與竹管 就是房子屋頂的原料

 


土牆與歐都邁 這樣的畫面 超極不搭

誰 是誰 把車亂停在這

 

 


 

 


後巷兩個字 引人走入時空交錯的小徑中

 

 


用心感受 盡在不言中 

 

 


 

 


 

 


別以為房裡古城 就只是這些老房子 土角厝喔

NONO

房裡古城 就重要的古城依據 是下面這些照片 很重要的遺址喔

 


 

 



喔 這不是啦 這是晾在小牆上的長豆啦 

 


 

 

 


灌溉小渠 小水溝嗎??

NONO

 

 

是護城河 

三百多年前 房裡的先民 築了這個護城河保護家園

偉大吧 我大老遠騎了近五十公里的路程 走到這裡 好值得呢 

古人的自力救濟保護家園 小小護城河 繞了房裡古城 保護城民

 

 

 


北城門 是目前房裡古城 保存下來 確切位置在此的遺址

 

 

 


城門入口 小小護城河 就在左邊紅色亭子旁

 

 

 


 

 



護城河 是後來農業灌溉之後 變窄了

 



 

 


 

 


 

 


北門亭旁的牆上 有著藺草編織的步驟

城門遺址 看完了 還有喔 在房裡有個非常重要的另一個遺跡


 

房裡老街後巷盡頭 有座順天府 是房裡最古老的廟

不 是海線最古老的廟喔

順天宮始建於雍正二年(1724年),是海線最古老的廟宇,

 

後來在光緒十七年級民國五十三年各修建一次。

 


 

 

 


就是這座義渡碑

房裡溪「義渡碑」

苑裡鎮房裡里的「義渡碑」,是清道光年間所立,不僅是個古蹟,其中亦深含深厚意義。

 

苑裡鎮的房裡溪流經數里,在出海口至現今房裡里處,原本溪面非常寬廣,

人們必須靠渡船來往,在清朝時期,溪上交通頗發達,亦有不少人賴小舟或竹筏擺渡客人維生,

早年交通不發達,這項設施方便商旅往來,扮演過很重要的角色。

所謂「義渡」是指地方初闢時,以小舟或竹筏載運行客渡過河川的交通設施,

義渡分官渡與民渡,房裡溪義渡屬官渡,立「房裡溪官義渡」碑者,

是清道光年間的淡水廳同知婁雲。

 

婁雲的大量捐款義渡,對發展地方交通及促進墾殖事業貢獻良多,

確是一位難得的好官,他離去時,地方父老仍念念不忘,至其死後將他入祀於德政祠。

 


 

上書「房裡溪官義度」,

右款文「道光丁酉年起建設義度,由官給發工食,往來行人隨到隨渡,不准需索分文,如違鳴官嚴辦」,

左款是「加府銜淡水分府山陰婁雲建立」。

房裡義度碑原於道光十七年立於房裡溪,因恐被洪水沖毀,後來移置於房裡順天官前,

並建義渡亭加以保護。縣政府於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在石旁另立一碑云:「房裡溪一望一沙石,通十里,難行,遇雨水漲,徒步不能,臨河必返,設有渡舟取資通行,後經淡水廳官方供設免費渡過,以立碑於此,謂之官義渡」。

 

 



 

走過一次房裡古城 對於先民的生活與環境 有很大的收穫 

 

 

房裡古城其範圍為-房裡土城北門遺址、房裡蔡家古厝及房裡順天宮之聚集地。


距苑裡市區南方一公里的房裡,是苑裡地方早期發展的地點和中心,

雖然如今物換星移,一片寂寥,但是那些風格堂皇的古厝,樸拙肅穆的寺廟,

曾經車水馬龍的古巷以及罕見的義渡古碑,仍然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昔日輝煌歲月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