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興賢書院

2008122608:27



 

 

位於員林鎮上的興賢書院 是員林古蹟必遊之處

但是因為曾受921震災波及 目前是重建後的樣貌

 

 


建於清道光三年,由當地恩貢生曾拔萃等捐建,昔稱「文昌祠」

後由廩生邱海於文祠內設私塾「興賢書院」授徒,開啟員林文風

 


敬字亭,字和紙在漢民族是一種文明象徵。

珍惜文字,紙張所留下來的習慣,當時撿字紙來此燒毀,

告誡學子要珍惜文字紙張之意

雲梯書院  大甲文昌祠  苗栗文昌祠  金門館 都有

 

 


原先樣貌不過是鐵皮屋 也沒有書院的氣息

震災後的興賢書院,面臨產權糾紛及佔住嚴重問題,以致重建工作阻礙重重,

甚至發生原先佔住書院廂房內的居民,為興建鐵皮屋,

將具有歷史價值的彩繪橫樑鋸斷的事

 


門枕石 又稱乞丐石或御路石。

 


 


匾額是一棟建築物或一座書院的靈魂之窗,也是精神的最大焦點



最奇特的是「賢」字的筆畫結構,由「臣」、「忠」、「貝」三字構成

就是期望著所有在這兒進出的人,都是專情盡心做好本分事物的好人,

 

一生中是孝親敬長、友愛兄弟朋友、盡職為社會服務的賢良人物。

 


 


主祀 文昌帝 君



 

書院前 是員林公園 而書院成了圖書館

真是物盡其用 

 

正殿的左右拱門上,各有泥塑的兩個字,

就是『禮門』:

期望著每個人進禮門來,習得禮儀和知識

 


『義路』: 出門之後,時時都要遵循著義理走向人生道路。


 

 


後殿原是為山長居住之所 山長 就是指講師的意思


有教無類的孔夫子

 

目前是供奉孔子 與倉頡聖人 以及書院的創辦人邱海先生的祿位

很少有文昌祠供奉孔子的 這裡文昌帝君與孔子 是好朋友是共存的

 


書院雖然沒有傳來唸書聲 但是有空間的地方都擺上桌椅供民眾閱讀

這是孔子旁的讀書場所 

如果唸書唸一半在''度辜'' 一定會被敲頭的 

所以這裡看書的人比其他廂房少

 


 

 


正殿正後方 就是孔子每天睜開眼睛看的白色牆壁

 


 

 

 

後方有一口井 但是沒有標示 也沒有人說起它 


 


雖然已經改建過了 但是仍然保有書香息的樣貌

 


紅色大牆 似乎想將書院拉回原本的樣子

但是年代久遠 又加上曾經被民眾佔用破壞 

我想能呈現現在的建物 也是費了苦心 也花了不少銀兩ㄚ

 


 


過水門


提供花廳適度隱密性,增加興賢書院入口整體外觀造型,

並且與正殿及廂房形成完整分隔內外空間之區別

 


年輕人在讀書 老年人在看報

我想 興賢書院不是只有聯考前來抱一下佛腳的存在價值

平時也可以來逛逛 來看看書 寫寫字 累了 可以到公園裡走走

真好

員林人真幸福


曾經在員林出沒一陣子 即使經過這裡也沒有發現它的存在 

真是慚愧 難怪孔子不理我 

 

到了著名的文昌祠古蹟

而走走看看之餘 也來認識一下文昌帝君吧

他到底是誰 

為什麼 讀冊人都拿准考證拜祂呢 

為什麼 讀冊人只拜祂 不拜我的媽祖呢 

 

 

 

  祿

 

 

( 1 3 1 6 ) 祿

 

歿

 

  ( 3 7 4 )

 

 

 宋 光 宗 時 封 為 忠 文 仁 武 孝 德 聖 烈 王 , 宋 理 宗 時 封 為 神 文 聖 武 孝 德 忠 仁 王 。 元 仁 宗 延 祐 三 年 ( 1 3 1 6 年 ) 敕 封 張 亞 子 為 輔 元 開 化 文 昌 司 祿 宏 仁 帝 君 。 於 是 梓 潼 神 張 亞 子 遂 被 稱 為 文 昌 帝 君 。

 

 

上一篇

鹿港的內海